篇一:《08届高三5月历史试卷》
08届高三5月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考试内容为必修部分三册全部内容。
第Ⅰ卷 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史书记载:古罗马士兵使用的刀剑是用熟铁制的,刺到敌人身上立刻弯曲,需放在地上用脚踩平再用。同一时期,我国的刀剑却锐利坚硬。由此我们可以推断( )
A.战国时期我国已能够造钢剑 B.同一时期我国战争更多
C.春秋时期我国出现灌钢技术 D.春秋时期我国铁质兵器完全取代青铜兵器
2.下列历代政治制度措施中,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是:( )
①、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设置刺史 ②、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③、宋太祖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 ④、明太祖废行省设三司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假如你生活在唐朝,你最可能做到( )
A.临摹己加印的书画 B.欣赏众多的民间风情作品
C. 借助指南针进行远洋航行 D.接触到日趋成熟的书法理论
4.《中国科学与文明》一书中写道“现代研究显示,中国早期的官僚政治组织对于科学艺术的发展有强大的推动力。”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看法的是
A.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B.章回体裁小说成为明清文学的主流
C.郭守敬编成《授时历》 D.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
5.“智者不以无过为喜,人之大德在于改过,作一新人。”王阳明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 )
A.勉励人谨言慎行,避免犯错 B.说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指出智者以有过为喜,以重生为荣 D.强调知过改过,日新月新的重要性
6. 19世纪60年代以前,西方人被中国人称为“夷”,而从60年代开始,中国人又将西方人改称为“洋”,这种变化从实质上反映了( )
A.中国人对西方人由鄙视到崇敬的态度变化
B. 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随着交往的扩展而正逐步客观化
C.中国人已经放弃了“天朝上国”的盲目自大心态
D.中国人被迫同化于西方的强势文化之下
7、下列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经历了近90年的发展史 ②、是中国近代社会进步的基础
③、始终受到反动政府的阻碍和限制 ④、外国对华经济侵略对其发展有阻碍和促进的双重作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8.下图所示纪念章和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义和团运动 B.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共产党成立
9.全面抗战爆发前后的短时期内,国民政府组织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东南沿岸的部分高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有史学家称其为“东方的敦克尔刻大撤退”。这次“大撤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A.为持久抗战作出了贡献 B.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
C.为迁都重庆奠定了基础 D.彻底粉碎了日本掠夺中国资源的阴谋
10.我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洋装在中国的流行,促成中国服饰的改良,出现中山装和旗袍。
B、在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下,孙中山在广东首创《不缠足会草例》。
C、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西餐成为一种时尚,流入市镇、进入内地。
D、广东潮阳人郑正秋参与导演了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难夫难妻》。
11.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C.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D.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12.1958年,《红旗》杂志转引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方针,应该有秩序的把工、农、学、商、兵组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这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 )
A.要变革生产关系,尽快实现“一五”计划的指标
B.要加强民族凝聚力,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
C.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D.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改革生产关系
13.宣传画形象而又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下面是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宣传 画,按照时代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④③① D.④②①③
14.20世纪80年代,使我国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的改革实践是
( )
A.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 B.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C.确立土地承包关系 D.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
15. 2001年4月13日日本文部省宣布,“新史教科书编纂委员会”编写的教科书检定合格。该教科书删去了“从军慰安妇”.“侵略”等记述和用语。中韩等国政府提出了强烈抗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这类事件不会对中日关系产生多大影响 ②说明日本右翼势力仍有一定影响 ③亚洲人民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 ④中日友好关系的基础已经破裂 ⑤我们应发扬五四爱国精神,抵制日货( )
A.②③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
16.迪亚士在谈到海上探险的目的时说:“是为了象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这句话表明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有( ){七八十年代宣传画}.
①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基督教会渴望扩大影响
③文艺复兴运动,鼓励人们冒险 ④葡萄牙王权的强大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17.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这段材料反映的背景前后出现的作品不包括( )
A.《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唐璜》 B.《人间喜剧》、《战争与和平》
C.《西风颂》 D.《等待戈多》
18、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北美生根开花?”这说明( ) A,海洋国家比大陆国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B,地缘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C,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D,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
19.马克思说:“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其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是( )
A.拿破仑帝国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C.德意志帝国 D.德意志第三帝国
20.列宁曾说,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这里的经济战略任务是指( )
A.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C.完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21.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投票权的多少是由成员国的( )
A、国际地位高低决定 B、军事实力强弱决定
C、国民生产总值多少决定 D、认缴资金多少决定
22.“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之口 ,他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批评政府干预市场,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弗里德曼理论的提出及被普遍认可的背景不包括( )
A.20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B.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状态
C.美国经济受到来自西欧、日本的挑战
D.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经济取得了一定效果
23.有一段1961年的一次会议的宣言是这样描述的:“冷战和它会变成真正的经常性的严重危险,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存在的局势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的办法。因此,这些原则——包括人民享有自决、独立和自由决定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方式方法的权利——必须成为一切国际关系的唯一的基础。”请问这个会议是( )
A.亚非会议 B.中印外交会议 C.日内瓦国际会议 D.不结盟国家政府首脑会议
24、2003年3月20日,美英联军以伊拉克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不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就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的行为表明( )
①联合国的权威受到挑战 ②美国企图建立以它为首的单极世界
③世界形势趋向紧张 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的最主要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进入二十一世纪,亚洲的日、中两国先后实施了探月工程,印度也正在准备进行探月计划,出现这种现象的历史条件是( )
A,二战以来,实现民族独立的亚洲三国迅速发展
B,二战以来,亚洲三国政府高度重视的科技发展
C,冷战结束后,亚洲三国竞相开展太空移民计划
D,冷战结束后,亚洲三国的航天科技领先世界其他地区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7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其中第26小题12分,第27小题12分,第28小题12分,第29小题14分,第30小题13分,第31小题12分。)
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万历年间徽州人汪道昆的《太函集》中说:“吾乡左(轻视)儒右(崇尚)贾,喜厚利而薄名高,纤啬之夫,挟一缗而起巨万??要之,良贾何负于闳儒!”
【材料二】明代徽州商人佘文义“??少贫困,操奇赢,辛勤以振其家。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游名卿大贾间泊如也。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义屋以居之无庐者,义塾以教族之知学者。又市隙地数十亩为义冢,以安乡人之不克葬者,所费不啻万缗,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围水口,以利行人,年逾八十而行义不衰。”清代商人胡荣命“??贾五十余年,临财不苟取,遇善举辄捐货为之,名重吴城。晚罢归,人以重价赁其肆名,荣命不可,谓:‘彼果诚实,何藉吾名?欲藉吾名,彼先不诚,终必累吾名也’”。
【材料三】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以上材料均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明清商人的优良品行。(3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列举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3分)
(3)郭德利认为“引发人们经营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根据材料三,指出其论证的依据,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4分)
27.(12分)(1)中国是文明古国,古希腊也是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之一。公元前8到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和中国都出现小国林立的局面,试从经济、政治、文化比较古希腊城邦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的不同之处?(6分)
(2)因为民主政治,伯利克里自信地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但公元前399年,雅典民众法庭以荒唐的罪名
处死了哲学家苏格拉底,一个以言论自由著称的城市竟然对一个除了应用言论自由权之外,没有任何罪行的哲学家提出起诉并判处死刑。
请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6分)
28.(12分)下列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
孟德斯鸠及其代表作 伏尔泰 卢梭 康德
请回答:
(1)他们各提出了哪些思想?如何评价他们的主要贡献?(8分)
(2)分析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4分)
29.(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圈地运动开始的时候,因失地而进城的农民被简单地看成流浪汉和“懒汉”,通过“血腥立法”,加以严惩。如1531年法令和1536年法令规定,所有健康的人,一旦被发现乞食,要被剥光衣服,绑在马车后,游街示众,同时鞭打至流血为止,然后遣返原籍。随着圈地运动的大规模开展,失地农民的骤增,英国政府逐步认识到惩罚不如疏导,要进行疏导,首先要进行救济。1601年英国政府颁布的旧济贫法规定:每一个教区的有产者每年必须对教堂有一定数量的捐赠,然后再由教堂在一定的监督制度下分发给本教区的穷人。
【材料二】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贫困者必须进入济贫院;必须遵守严苛的工作纪律,进行繁重的劳动,以获得勉强维持生命的生活必需品。这是一种带有劳动改造性质的规定,其目的是培养受救济者的劳动习惯,使他们走出济贫院后能考劳动谋生。院内的生活条件极其恶劣,被称为“穷人的巴士底狱”,穷人宁可接受低薪的工作机会,非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到那里请求救济的。
【材料三】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的政治家致力于避免革命的发生。1909年,王室调查委员会发表了一份《关于济贫法的报告》。报告主张废除单纯从救济贫民着眼的济贫法,由国家从教育、就业、卫生、养老等方面采取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两年以后,劳合·乔治不顾各方面的强烈反对,在自由党与工党的支持下,依据报告的基本原则,提出并通过了《国民保险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16、17世纪英国对待流浪农民的政策有何变化(1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旧《济贫法》相比,英国新《济贫法》有何特点(1分)?试分析造成这些特点的历史背景(2分)。
(3)与旧济贫法相比,英国新济贫法有何利弊?(2分)
(4)根据材料三指出,与《济贫法》相比,英国《国民保险法》的特点(2分)。试分析出现这种特点的历史背景(2分)。
篇二:《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
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
把美融入孩子的生活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广告业、IT业、第三产业、甚至工业化了的农业,都离不开艺术的参与。“生活艺术化”和“艺术生活化”将是人类生活的一大特色。那么,对于儿童的“艺术教育”间题,也就很自然地变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以美术为例,我国的美术教育由于各种原因,几度陷入误区:五六十年代,苏联的美术教学体系支配着我国的美术教育;六七十年代,我国的美术完全成为政治的宣传工具,中小学的“图画课”基本成为政治宣传画技法的初级训练,如临摹三面红旗、向阳花、高举光芒四射红宝书的工农兵形象等,抹煞了个性艺术培养;七八十年代,“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成为一代人的座右铭,而体、音、美课程被冠以了“小三科”的“雅号”;八九十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下一代的美术教育逐渐重视,于是课外美术教育蓬勃发展,但多以训练美术基本功为主,忽视了综合美术素质的培养。
进人21世纪,“综合艺术素质的培养问题”已成为当今艺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但艺术的感觉,能在45分钟里教出来吗?大多数家长将这分责任百分之百地交付给了学校和 老师,我们经常能遇到许许多多从来没有去过博物馆或从来没有听过一场音乐会,没看过一 次画展更别说是一场舞台演出的孩子。这也是出现一些问题少年的原因之一。
要解决“综合艺术素质的培养问题”,单凭学校给予他们的知识以及各方面能力是远远 不够的。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以成人的标准和喜好去要求孩子,卢梭早在is世纪就 提出“尊重儿童天性”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应该把儿童看成一个自然存在,教育必须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必须与儿童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否则就是一种摧残人性的野蛮教育。卢梭的这种教育理念,主要是针对教育应“尊重儿童天性”这一原则而言的。但从另一个方面,也揭示了儿童教育的另一个原则,那就是“兴趣”和‘旧常生活”。{七八十年代宣传画}.
与孩子的‘旧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空间,是家庭。家庭环境、父母的艺术品位和艺术修养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儿童艺术潜质的开发,无论对儿童个体的未来,还是对人类社会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家庭中形成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以激发孩子的艺术兴趣,对孩 子的“综合艺术素质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能要求每一位家长都是艺术家或者都 从事着和艺术有关的工作吗?当然不能。这就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另一个问题:如何来理解 基础教育中的“艺术”的含义?
在新的“艺术课程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出,它在各个领域之间建立了一个有机的系统, 使那些彼此隔离的不同的艺术形式之间有了联系,使感性与理性有了联系,使情感与知识有 了联系,使人文与科技有了联系,也使艺术学习与生活融为了一体。这种艺术课程的改革为 艺术教育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学生不再是接受知识技能的容器,它将引导学生漫游艺 术史,参与艺术批评、欣赏与即兴的艺术创作。这种通过和艺术的对话与交流,升华了教师 和学生的人格,丰富了他们的情感,扩展了他们的视野,对学生创造力的滋生与孵化具有一 定的催化作用,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变得鲜活充实、易于掌握。
艺术与我们的生活本来就存在着关联,因为艺术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语言,借助艺术, 人类可以跨越时空的界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记录人类文明的足迹。不同时代、不同民族、 不同文化的艺术丰富多彩,风格迥异,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虽然在每一幅图画、每一幕 戏剧、每一首协奏曲中,人们用各种特殊的语言描绘出不同的人生体验,但是,所有的人都有着同样的渴望和目标,那就是—美。只要有人类的地方就有艺术,艺术和人类的文明同 在,艺术从来就是人类自身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开始了艺术教 育,统治者甚至用音乐培养接班人。孔子认为,艺术化的行为和人格,是社会教育和自我修 养的最终目的,并提出了“乐以教和”的主张。古希腊人也一直把艺术教育作为公民教育中
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使艺术活动成为普通古希腊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古希腊曾有一位 统治者伯里克力,他不仅自己喜欢诗歌、音乐、竞技等有艺术指向的活动行为,还鼓励全体市民去欣赏艺术,甚至向雅典市民发放津贴用以欣赏戏剧或其他艺术形式。因此,这些古希腊人被后人赞誉为“不仅在体格上,而且在精神上都接近完人”的人。
任何职业与艺术都是相通的,虽然每一个孩子的家长,都有着不同的职业,但每一个人 都能在自己的工作中享受到工作的快感,这就是一种美的体验,如果每一位家长都能在日常 的工作生活中体验、发现“美”,并把这种对“美”的体验和发现与孩子共享,同时,启发孩子在他的生活、学习和游戏中,也要善于发现和体验“美”,这种“落实在行动上,融化在血液中”的“美育”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与成长是非常有益的。将来无论他从事何种工作和职业,邂逅什么样的生活境遇,他都将会从中找到乐趣,发现“美”,从而转化为工作的动力、生活的热情,甚至激发出极具爆炸效应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为艺术已经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彻底地溶进了他整个人生的细胞的深层当中。
另外,“美”除了具有“个性”属性之外,还具有“共性”的属性。尽管每个人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情趣各不相同,但是,在欣赏艺术品的时候,作品带给人们的震撼力、感染力都是相同的。尤其经典艺术作品,它之所以能经受住历史的筛选和考验,是因为它一直反映着人性最深层、最本质的东西,凝聚着生命力和爱,也是人类不朽的精神财富。比如,我们在欣赏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时候,不同的人感受到的震撼力却是大同小异的。在欣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拉菲尔的作品《椅中圣母》时的感受,不会离开爱的主题。即使是学龄前儿童也会仰慕艺术家的赏心悦目的绘画作品,对动画片中的“白雪公主”、“灰姑娘”那不幸的遭遇和美丽心灵会发出由衷的感叹。可见,没有一个人从小在艺术细胞方面就有缺陷,只是他们受着教育程度以及文化艺术氛围的制约。既然这样,有意识地去引导孩子,培养孩子,为孩子的情感的表达和创造性冲动提供一个出口,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在家庭中,父母也可以潜移默化地用自己多方面的“艺术修养”去感染孩子,为他(她)营造更多的思考美和创造美的机会。比如买了一套新房,家庭装修就让孩子来参与,鼓励他为新房画设计图,尊重和采纳他们对颜色的搭配、家具摆放的合理化建议,表扬他们注重环保的意识,等等。另外,带孩子出去散步或郊游,体验大自然的各种乐趣;每年定期听几场音乐会;看几次画展;共同探讨对电影、电视、广告等艺术形式的不同见解等。这样不但培养了孩子的艺术修养,提高了其审美能力,同时父母在培养孩子过程中,也会体会到艺术的魅力。 总之,要培养出这样一批把人生和美融为一体的未来人,学校的“艺术课”教学和“家庭美育”二者都是不可忽视的。
篇三:《0809福州市初三语文月考卷》
08—09福州市初三语文月考卷
姓名 座号 成绩
Ⅰ卷 选择题部分(20分)
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正确的是( )
A、妖娆(náo) 襁褓(qiángbǎo) 田圃(pú) 润如油膏(gāo) .....
B、颤抖(zhàn) 佝偻(gōulóu) 亵渎(xiadú) 强聒不舍(guō) ......
C、旁骛(wù) 陨落(yǔn) 睿智(ruì) 恪尽职守(ka)
D、灵柩(jiū) 枘凿(nàzuó) 羲皇(xī) 一抔黄土(póu)
2.依次填人横线中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
形容谋虑周到,可以用“ ”;形容根基坚实,可以用“ ”;形容灾难重重,可以用“ ”;形容意味隽永,耐人寻味,可以用“ ”。
A.深远 深厚 深重 深长 B.深远 深长 深重 深厚
C.深长 深厚 深远 深重 D.深长 深厚 深重 深远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
C.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B.深入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是能否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素质的有效载体。
C.灯月交映、水波粼粼,滨州中海的夜景令人心旷神怡。
D.即使日本政府一再美化侵略行径,但是不能掩盖历史真相。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一本托尔斯泰的传记中,我看到一张托翁晚年居住在波良纳时的照片。一座俄罗斯木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面,目光仁慈而忧郁的托尔斯泰,穿一件农民外套,坐在一把宽大的座椅中。
A、栅栏和窗是白色的,屋顶是斜的,树丛和远山围绕在木房子四周。
B、围绕在木房子四周的树丛和远山,白色的栅栏和窗、斜的屋顶。
C、白色的栅栏和窗、斜的屋顶,围绕在木房子四周的树丛和远山。
D、树丛和远山围绕在木房子四周,栅栏和窗是白色的,屋顶是斜的。
6、下面对文学名著的点评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B.《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C.《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孙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D.《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7、读下列语句,停顿不当的是( )
A. 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B、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D、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江河的《星星变奏曲》是一首朦胧诗,抒发了诗人对光明的渴求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B、温庭筠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是“花间派”的鼻祖。
C、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李清照 《江城子·密州出猎》
D、“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泛称文学。
9.对“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一句的意思理解准确的是( )
A.现在逃跑是死,起义是死,一起等死,为国家而死可以吗?
B.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等待死期,为国家而死可以吗?
C.今天就要死了,发动起义也是死,坐着等死,不如为国家大事而死啊!
D.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10.句中加粗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吴广以为然。 然足下卜之鬼乎!
C.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Ⅱ卷 非选择题部分(130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1.默写古诗文句子(每条横线上填写一句)。(12分)
(1)浊酒一杯家万里, 。 《渔家傲 秋思》
(2)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 ,也拟泛轻舟, ,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4)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描绘了一幅边塞雄浑苍凉的奇丽画卷,由此常会使人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一词中的两句: , 。
(5)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自己的抱负和雄心的诗句是: , 。
(6)刘备三请诸葛亮的故事耳熟能详,用《出师表》中的话来说,就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 。”
(7)漫步古诗苑,我们可以领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可以体会到“ , ”的真挚友情,可以感受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感。(课内外均可)
12. 名著阅读活动。(4分)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水浒 》中的一个回目,其中“豹子头”指的是 ,大闹野猪林的好汉是 发生在黄泥冈的重大事件是 “智多星”指 。
13、班级里开展“人间有爱”的专题活动,请你参与,完成①—③题。(8分)
①小勇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为其补充一两句议论性文字。(2分)
汶川一震,举国悲痛。各界人士都在第一时间伸出了援助之手。
飞人刘翔两次共捐出了350万元,还想着为灾区人民再做些实事。主持人倪萍捐出了100万元,还在带动更多的人去
募捐。火炬手金晶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gaozhong/gszw/215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