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作文“敬”例文
【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敬,通警,其金文和小篆的字形,右边从攴(pū),像以手执杖或执鞭,正在自已敲打自己,义为自我鞭策;左边从苟(jí),义为紧急、急迫,转义为不可丝毫怠慢。(摘编自《汉语词典》)
②敬:以攴促言行真善美,苟,慎言也。(百度百科)
③《论语》:“修已以敬。”
④《周易·卷一》:“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
⑤俗语说,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读了以上关于“敬”的解释和说法,你有怎样的理解、思考和见闻?请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如角度,确定立意,文体自定,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立意解析】
本题所给的材料是关于“敬”的解释和说法,第①个是从“敬”字金文和小篆的字形法的角度说明,右边从攴,含义是自我鞭策。左边从苟,义为紧急、急迫,转义为不可丝毫怠慢。合起来为“不可丝毫怠慢进行自我鞭策”。第②个是百度百科解释,“敬”字以攴促言行真善美,苟,慎言也。合起来是“要慎言,促言行真善美”,也就是要慎言,促言行真善美,提高个人修养。第③个,是论语中一句话,“修已以敬,”在子路问孔子什么是君子时,孔子回答——“修已以敬”。意思是: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孔子认为,修养自己,使周围的人们安乐,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做到这些就是君子。孔子认为,修养自己是君子立身处世和管理政事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做,才可以使上层人物和老百姓都得到安乐。所以孔子的修身,是提高自己的修养,目的是在于治国平天下。第④个,语出《周易》,“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这段话的意思是:君子要对内顺从君主,对外要聚集一批志同道合的同伴去辅佐君王。只有对君王忠诚、顺从,对同类有凝聚力和向心力,这就是君子之道,也是为臣之道,他就不会孤单、孤独。第⑤个是一句俗语,“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意思是说人要互相尊敬,别人敬我一尺,我会以一丈回敬。根据以上分析,作文时,可以参考以下立意:①端正自己,鞭策自己;②提高自我修养;③尊敬他人;④互相尊重等。
优秀范文:
1. 踏墨远行,当携以敬行
颜建逸
恰如当下之焦虑,自我心之怠倦,自视甚高,他人言之粗俗,态度冷漠难以冰释,谦卑敬人及言行端正的自我修养难道被时代所排挤?实其不然,今之从业者,借一纸大学文凭,以满身学识与工作技能,想要踏墨远足,慌张上路却忘记携上“敬行”,俨然一台自傲机器。此情此景,在叹息之时更应深省自我,莫被慌潮吞噬,当拾以敬行重新上路。
所谓敬行,一是对他人的恭敬,当从自身做起,脱去外表的锐刺,平息傲气,以平和易人的态度为人处世,恰如李白在《沐浴子》中所感:“沐芳莫弹冠,浴兰莫振衣。处世忌太洁,至人贵藏晖。”为人处世不能太苛刻,真正达到一定境界的人懂得掩藏自己的锋芒,你的锋芒令人不适之时,恰如一根锐刺扎进他人心中最自卑的角落。显露锋芒的做法看似体面,换来的却是他人为保自我体面的反击,此番伤害之间,敬行早已被抛之脑后。
诚然,你的锋芒会令你拥有足够的成就感,但当锋芒触及他人时,硬生生扯出的差距感并不能服人,这种抬高自我的做法,难以获得他人的尊敬。当你放下对他人的苛刻,宁默毋躁、宁拙毋巧之时,亦会收获他人的尊敬。
敬行二是对自我的鞭策与约束,《菜根谭》中有言:“持身如泰山九鼎,凝然不动,则愆尤自少;应事若流水落花,悠然而逝,则趣味常多。”对自己心绪、言行的把握稳如泰山,做事也会得心应手,趣味甚多。古人多将对仕途的不满倾注于诗赋之中,以此驱散惆怅,更能鞭策自己不断进取。视今之众人,多将生活之焦躁表于脸色,心情不顺之时对待他人更是一脸不耐烦。现代的生活更加方便,淡去古人的各种琐事,今人却为何掺杂了更多的焦虑?究其根本,是现代人未彻见心性,无法把握自己的心绪,肆意挥洒愤懑,对自我的不加鞭策与约束,招来许多麻烦,引得重重焦虑。故敬行中的自我约束,方为修养心性的一剂良药。
为了生活我们积攒了一肚子的墨水,想要感受“千山鸟飞绝”的孤寂,想要领略“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雄壮,想要更好更圆的月亮,却没想到被生活的急切模糊了双眼,被自身孤傲气的桎梏捆住了双脚,路途亦是迷茫。且擦亮双眼,解去桎梏,携上敬行,以心性不泛,踏墨远足。
2. 携敬帆义桨,助德舟行
凌志优
卡尔·荣格曾言:“往外张望的人在做梦,向内审视的人才是清醒的。”的确,我们要有往外张望的追求,更要有向内审视的觉悟。在我看来,向内当以敬为先,对外当以义为首,先敬内而后义外,方可立德。
敬义二字于贯穿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而言绝非是陌生的。在古文字中敬右边从攴,意自我鞭策,左边从苟,意慎言、不怠慢。中国传统美德对敬是有所执着的,从“吾日三省身”到“反己者,触事皆成药石”皆是古中国对敬的思考。而《水浒传》中体现出的义更是为古今所称颂。可见,敬义与中国有着颇深的渊源,是中华之德不可缺少的成分。
执鞭而思,以敬作帆,可使“德舟”稳进不摇。北宗禅创始人神秀有首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生埃。”诚如斯言,人心本如明镜,但会被尘埃所遮敝玷污,唯有时时反顾自己的内心,及时拂去灰尘,还心以明净,才能将所遇的每一件事化为纠正自身缺点的良药,治愈假恶丑,还人性以最初的真善美。可见,唯有“修已以敬”才能不虚伪,不浮躁,初心不摇,善心不摆,德心可立。
正直于心,以义作桨,可使“德舟”疾进远航。君子之行,对外往往义字当头,以义对人,才可得胜友如云之美好,而前行的路上往往是这些胜友可助你疾行。“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诚然,只帆无桨,舟再稳也不能远航,唯敬不义,心德再牢也无法践行致远。唯有敬义合,才可使德舟致千里。
而在现代社会中,被高挂的敬义,着实令人心痛。在信息遍布全球的浪潮下,生活浸润在快节奏中,机械般的人们开始自动跳过修敬立义这一看似无利可图的环节。于是,敬与义被高高挂起,成了用来仰望的奢侈品,却少有人将它放于心中,用来思考,嵌于本性中,用来践行。也少有人能认识到,敬与义从来都不是英雄所特有的奢侈品,而是你慢下来,用心思考便可获得的清明。浮躁现代人需要明白,纵使你得千金,但失一敬一义一德,也是得不偿失。显然,我们与古人还有这样一个距离:敬义安于心。
正如“树德莫如滋,击疾莫如尽”以修敬立义而促成的德非一朝一夕所成 ,这一剂心的良药需要我们用真挚来熬,持之以恒,在点滴磨砺中滋养升华,方可使敬内与义外齐飞,人性共清德一色。
3. 敬以修身,以敬处世
易超
敬,通警,右边从攴,义为自我鞭策,左边从苟,义为怠慢。敬,不同于轻度的畏惧,也不等于一味的远离,它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向——认真地自我鞭策,敬畏,亦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方式——慎言,尊重。因此,敬以修身,以敬处世,方能成就精彩人生。
敬以修身,敬,既是对自然的敬畏,也是自身感恩之心的体现,敬,使我们提升自我,心怀感恩。敬,自古便产生于对自然的敬畏。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使原始的人类社会走向了农耕文明时代。而如今的社会,敬也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西方人士饭前的祈祷,中国民间每逢重要节日对天地的祭拜,都是敬畏之心的体现。但无论是何时代的敬,都是人们心中感恩之心的一种表现,敬畏自然,促使人们生发出感恩之情,正是这种情感,一方面促使人们提升品德,另一方面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好证明。
论语曾言:“修己以敬”。敬以修身,是一个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而当你领悟到敬的真正内涵并为之去学习和实践时,你会发现以敬处世,方能成就精彩人生。
以敬处世,以攴促言行真善美,苟,慎言也。对话,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是表达敬的直接通道。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言语是一把双刃剑,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却深深地伤害了对方。而以敬处世,便是教人慎言之,不随便评价他人是一种修养,不被他人的言行所影响是一种修行。敬,要求人们在慎言的同时,提高对周围事物的感知能力,真挚且客观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亦或是美好祝愿,以促言行真善美,构建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关系,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因此,以敬处世,不仅是个人的觉悟,更是新时代对公民的要求。
敬以修身,以敬处世,在提升个人品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对于社会的进步与和谐,国家的繁荣与昌盛,敬也处于不可忽略的重要地位。于社会而言,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不论身份的高低与责任的大小,都能敬重尊重每一个职业,并以敬提高自己的内在素养,进而促进和谐友爱的美好社会的形成。于国家而言,在不断提升综合国力的同时,不随意对任何国际事件亦或是国家发表言论,而应在敬重对方的基础上,维护我国自身合法权益,寻求共同发展,互利合作的途径,展我泱泱大国之风范。
古有“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之说,今有“敬以修身,以敬处世”之论,愿身在时代发展洪流中的我们都能敬以修身,以敬处世。
4.拥抱敬的灵魂
吴森林
《周易·卷一》写道:君子敬以直内 义以方外。敬义远,而德不孤。阐释了德行的重要性,而德行又与敬义是种包含的关系,敬义立,则德行高。
敬这一字,左一苟,右一支,一边自我鞭策,一边丝毫不怠慢。所以,“敬”体现了人的德行,又告诉人们该如何去修养。“敬”字又体现出人们在处世方面上该有的态度。对人怀有敬意,对世怀有敬意,方能被称为君子,而其后远航而障碍少。
对人怀有敬意,无非就是一字千金,对他人的承诺毫不怠慢。对人尊敬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帮助。正如俗语所言“人敬我一尺,还之一丈”。互相怀有敬意,或许才能在路上走的更远。
对人怀有敬意,而后才会产生对世怀有敬意的态度。对世怀有敬意体现出了一个人的道德德行,而如今社会上所存在的不良现象,无不体现出大部分的人对世没有怀有那种至真至诚的敬意。而这样的环境或许也正是制约这人们走向更和谐的因素 。
真正对人对世怀有的敬意,不是那种刻意而为之的敬,是那种“起于情怀,显于担当”的敬,是发自内心、纯粹的敬。怀有敬意成就了一个人的德行,而德行的外在表现又体现一个人怀有敬所达到的程度。
在这个物质激荡、急于追求成功的时代中,人对人的敬似乎总在慢慢地被看淡了。在人际交往中,出于利益及私心,总少不一些欺骗,少了点真诚,或许正是缺少敬意吧。人们对大自然的破坏,对植被的肆意砍伐,对动物的肆意残害,也许也是缺少对大自然怀有敬,少了点敬畏,就多了些得寸进尺。
正如安娜·昆德兰所言:“在追求物质的过程中,我们的双脚总是走的太快,以至于把灵魂远远地落在了后面。”人们应该拾起这遗失的灵魂,而这灵魂正是人们所遗忘的敬。失去敬犹如失去灵魂,将会像野兽一样,沦为大悲剧。
人生而在世,应当敬义立,心怀敬义之心,善待万物。就像《论语》所言:“修己以敬”,人们应该不断修养以提升自己对世间人乃至物怀有的敬意。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gaozhong/gezw/283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