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上周四的下午,练完歌儿,已是5点左右了。由于已渐入深秋,天色暗得早,虽是5点,天空中也只是残留着些夕阳的余晖。
按照计划,我放学本来是打算在校园里取景拍照——我可不是有雅致闲趣的人,这是给地理老师布置的作业《一中地理教材》搜集材料。可觉得现在已经不早了,校园里的人已渐渐稀疏,正要作罢,但不经意间地抬头一看,我收住了脚步。
那是学校科技楼顶层的天文台,银白色的圆形穹顶在落日余晖的浸染下散发出暖暖的红光,而科技楼周围高大清脆的树木则极好地映衬了这本已美轮美奂的图画。我对着迷幻的穹顶行注目礼足有半分钟,等回过神来,我便改变了主意:晚点儿回家,一定要记录下这傍晚十分美丽的校园。于是,紧攥着相机,我漫步于校园,充满渴望地追寻那些美丽的印记。
一中的老校门是我第一个去的地方,古朴、庄严的灰色石拱门总是在我心中掀起无比的崇敬与自豪感,而从这里迈入操场的时候,我更是有一种强大的动力充盈全身。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按下了快门。从老校门向南走去,是一中文化气息最浓郁的地方:老校长室、漱石亭、长廊、雕像……
开学的一个多月以来,我虽然经过这里不知多少次,但还没有哪次像今天这样小心翼翼,怀着庄重与崇敬之心漫步于此,生怕一声小小的低语就会打破这拥有强大磁场一般的宁静。漱石亭,我已听学长及老师多次提及并称其为一中最美的景色,但我却从来没有亲自来瞻仰一番。它是座很小巧典雅的小亭子,藏身于老校长室旁的竹林中,在翠绿的掩映间若隐若现。但是由于已是傍晚,日薄西山,等我走到亭下才发现这座亭子是红色的,是那种传统的红,故宫城墙的那种红。坐在亭中,除去庞杂的心绪,我终于明白了它“最美”的含义,难以言喻的美。那一刻,我分明看见竹林七贤就坐在这里,阮籍、嵇康……《广陵散》的悠扬之音悠然在耳。这种美的享受,让我静坐于此,久久不愿起身。
待如梦方醒,科技楼穹顶的最后一点暖红也已散去,几片落叶在萧瑟的秋风中起舞。而此时教学楼中洁白明亮的灯光驱走我刚刚感到的寒意。顶层的每一扇窗户中都射出耀眼的光芒,那一定是高三的学长们在不停地奋笔疾书。接着,三层,二层,等到我把视线停留在一层的时候,发现我们班的灯也暖暖地亮着,没有隔壁班的欢声笑语,虽然分辨不清,但几名同学在书桌前的专注与勤奋还是让我的心中油然升起一股莫名的暖意。
……
骑车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我从来没有发现一中是如此美丽温暖,给人以莫大的享受和震撼呢?如果地理老师没有布置这项作业,我还会像今天这样在校园中流连忘返吗?
不禁想起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空有这双眼睛,却在肆意地挥霍着它的价值。美,就在身边,可我却吝啬到不把目光停留在它身上哪怕一秒。
“世上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真的是这样。我,无言以对。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wtc/xiejing/257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