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话题作文 > 情感作文

家乡的记忆作文

admin 情感作文 2022-04-25 08:18:00 记忆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乡的记忆作文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乡的记忆作文 篇1

  我时常直言不讳地告诉别人:“我是个北方人。我的根,在广袤的华北平原上。”

  当年离开家乡时,我才八岁。记忆中,没有铺张的道别仪式,没有痛哭流涕的不舍,没有频繁回眸的眷恋。一切步骤都是有条不紊地遵循着计划中的轨道进行的。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深深地沉醉在上海的新奇、繁华和绚丽中,逐步淡忘了当年在家乡的日子。

  有一天,在语文课上我读到牛汉的《滹沱河和我》,而滹沱河恰巧就在我的家乡!我几近啜泣地默读完这篇文章,犹如醍醐灌顶。原来,我一直是个北方人,我的周身缭绕的是浓郁的北方气息。无论上海如何迷人,也无法泯灭家乡在我心中的位置。

  让多啦A梦用时光机将时间回流,同时让记忆倒带,倒回我在华北的那些时光。

  那年的我常邀几个邻家孩子一起做游戏。当时,我们只是一群癫狂的孩子,湛蓝的长空时时被我们纯粹的笑声填充。后来,我与他们还未来得及说句“再见”,就已天各一方。

  前几天我打电话给曾经的邻居。他说自从我走后,当初在一起嬉闹的孩子们渐渐都跟随父母搬走了……

  他没有再说下去,我隐约听到抽泣的声响。我心里非常难过,难以想象远在千里之外曾经的居所现在到底怎样。愈是缅怀曾经的过往,心中的乡思愈是久久不能平息。

  以前仰望苍穹,我能轻易看到抖着翅膀滑翔的苍鹰。现在想来,鹰恰好蕴涵了北方人豪放的性格!那种固若金汤的坚毅是令每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所自豪的!

  书中说:“凡是故乡之外的地域,都可以叫做异乡。在故乡与异乡之间,有一道肉眼几乎看不到的界限。但游子的心灵,恰恰是触摸着这道界限而成长的。”只有远离家乡的人们,才能真正感受到这句话的分量。

  对故乡的思念,不需要任何浮华的粉饰。只是在静寂的环境里脑海中闪现很多年前的某一幕景象,心中为之一颤,然后莞尔一笑,了却悲戚之情,留下温馨的画面。

  “北方”一词深深地镌刻在记忆的石碑上,偶用手指轻触这个词汇,仍能感动得哭泣。回顾那些孩提时代稚气的事情,发现自己真的长大了不少。盘桓在记忆里的家乡始终占据着心中一大片位置,绵延无尽头。

  要记住这篇文章哦:盘桓在记忆里的家乡 800字,如果喜欢,可以经常来找我,我是你的“秀秀姐”。

家乡的记忆作文 篇2

  我的家乡在贵州贵阳百花湖畔的一个小山村里。听爷爷说,在很多年以前,乡亲们大多住在茅草房里,条件好一点的人家就住在瓦房里,一遇到下雨的天气,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是常有的事。

  整个村子里只有一条通向外面的泥巴路,天晴的时候,车辆一过,灰尘满天,最受罪的是上学路上的学生,无处可逃,只能眼睁睁地在漫天尘土中继续走着;下雨的时候,乡亲们有事外出,只能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泥泞不堪的“水泥路”上,出门时干干净净的一身打扮,回家时身上总有斑斑点点的泥污和脏水。

  在村子的西北角,有一棵高大的皂角树,树下有一口老井,整个村子里人畜用水都要来这里挑取。每到枯水的季节,老井里冒出的水供不应求了,挑水的人就会排起长长的队伍,甚至在半夜三更的时候,都有村民打着手电来挑水。

  至于吃的东西,听爷爷说更是简单得可怜,一碗米饭要掺入半碗玉米渣,条件艰苦一点的人家户,饭里还要放一点野菜。往往一年的粮食,一家人大半年就把它吃得干干净净。剩下的日子怎么过?爷爷就去私人的小煤窑打零工,奶奶在家喂猪、洗衣做饭,操持一家人的饮食起居,小小年纪的爸爸和姑姑们,也要放牛打猪草,一起分担大人肩上的重担。

  而现在的村子,已经找不到爷爷口中家乡的.影子。离我们村子不到2公里,一条便捷、干净、快速的地铁线已经开通了,叔叔阿姨们出门上班,不是开私家车,就是坐地铁。村子里原来通向外界唯一的“水泥路”,现在变成了双向行驶的柏油路,马路两边安装了新型的太阳能路灯,乡亲们晚上出来散步和跳广场舞可方便了。

  站在村子的入口处放眼望去,整个村子都是错落有致的两三层以上的小楼,家家户户的阳台上、围墙边、院子里,都种着各种各样的花草,如果你留心一点就会发现,品种最多、最受欢迎的花草就是各式各样的多肉植物。妈妈说,多肉好养活,不用花费太多的心思。

  现在,只要你有空闲、有心情,随便去村子里的哪一家串串门,你会发现:屋子里窗明几净,有清晰的液晶电视,柔软的皮质沙发,便捷的饮水机、洗衣机,储藏蔬菜食物的电冰箱,烧菜的电磁炉……日常的家用电器应有尽有。

  听着爷爷的故事,看看现在的生活,我们真的很幸福,很满足。我们生逢太平盛世,更应该珍惜学习的大好时光,学好一身本领,长大建设家乡,报效祖国。

家乡的记忆作文 篇3

  我们家乡在飞云江畔头,这里有一望无际的原野,原野里生产的农作物可养育了一番人。

  原野上,种西瓜的大棚随处可见,远远看去就像一个个蒙古包。这些大棚能让我们一年四季都吃到西瓜。原野旁边的田埂上,立着一棵棵树,多么像一个个我们家乡在飞云江畔头,这里有一望无际的原野,原野里生产的农作物可养育了一番人。原野上,种西瓜的大棚随处可见,远远看去就像一个个蒙古包。这些大棚能让我们一年四季都吃到西瓜。原野旁边的田埂上,立着一棵棵树,多么像一个个勇士守着原野呀!

  春天,农民伯伯播下一颗颗种子,几个星期后,一颗颗秧苗从地下钻了出来,到处一片绿色,就像绿色的海洋。

  夏天,谷子丰收了,到处一片丰收的景象。农民伯伯来了,他们把成熟的稻谷割下来,享受着收割的喜悦。终于把全部稻谷收好了,他们又种下一批谷子,迎接下一次收割的喜悦。

  秋天,稻田上又是一番丰收的景象。农民伯伯赶紧跑来,用收割机收割这批稻谷。小朋友拿着一只风筝,朝原野旁边跑去。牵线人牵着绳,向前跑去,说:“放!”拿风筝的人就放开风筝,风筝越飞越高,越飞越高……

  冬天,农民伯伯种下一棵棵白菜,等待春天的到来。

  家乡的原野我爱你!爱你的肥沃,爱你的宽阔。

家乡的记忆作文 篇4

  从我有记忆以来,家乡的祠堂就屹立在村子中心。我不知道它已经屹立了多久,但是我知道它见证了这个村子从古至今的点点滴滴。

  小时候,我总是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在祠堂里玩耍。年少无知无畏我们,感受不到那份属于祠堂的庄严、肃穆。古朴而厚重的木门每次推开时总是伴随着吱吱呀呀的响声,好像祖先的魂灵发出的一阵阵呻吟。若是晴天,抬头便可以看见那从屋顶投进的阳光一丝一丝地照在天井里布满苔藓的青砖上,绿得刺眼。天井里还放着一口盛满水的大水缸。下雨时,屋面檐口下的水槽让雨水从暗沟流向院内天井,也可以听见雨水掉入天井时击打青砖的轻响。小时候我,总喜欢静静地看着屋檐的水一滴一滴地掉落,静静地享受着水滴在天井里敲出的那一曲曲悠悠的江南小调。

  在我的记忆中,平日里的祠堂是冷清的,只有在过年时或村子里有人娶媳妇时才显得热闹起来。我记得,每到过年时,村子里的每一户人家都会提着自家的酒菜来到祠堂祭拜祖先以祈求来年一家人的平顺安康。祭拜时,先摆好早已备好的菜品和三个酒杯,然后用自家酿好的水酒斟满酒杯,点燃香火插在墙上的那个高高挂起的香火罐上。点香前还有规矩:三柱香要齐平一起点燃。老人们总是会从香火燃烧的齐平状况推测来年的平顺,甚是谨慎。最后点燃鞭炮,像是用鞭炮声告知祖先年关已至,以求庇佑来年的福祉安康。鞭炮放完后,领上自家的酒菜回家过年。在大人们看来,这是过年必不可少的程序环节、仪式。我也记得,我总是喜欢在除夕那天早早地换上新衣,然后等着父亲提起装着酒菜等物品的篮子,跟着他一起去祠堂。那时太小,并不懂那样虔诚的仪式代表着什么,但还是会学着大人的样子在插上香火时向着眼前的火光拜三拜。慢慢长大了,我就会在这简单的三拜中加入一些自己心里的默愿和祈祷,内容无外乎是关于家人来年的安康平顺。

  长大后,我长年求学在外,没有在家待过多长时间,自然也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的喜欢流连祠堂。再去看它时,大吃一惊,它真像一个苟延残喘老人的样子出现在我面前。杂草遍布了墙角,斑驳的墙面坑坑洼洼,倒塌的墙体摔成了一堆堆废土,废土上又长出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花草。破败的屋檐在风中摇摇欲坠,闭上眼睛,好像就能听见空气中飘荡着它一声声微弱的呻吟,心底里压抑得让人们喘不过气来。大门上不知何时贴上去的珠联璧合,不见璧合,只有褪色的珠联在随风摇曳。璧合不知何处去,珠联依旧在笑看门外那一年四季时光的变迁、人们思想观念的发展。我看到,过年时,人们不再进去祠堂里,因为它太老了,好像随时都会倒下。人们不愿意冒任何风险,于是都在门口象征性地完成过去的那套程序、仪式,过程中虔诚不在,有的是满满的漫不经心。那些我儿时见到的谨慎老者也像老祠堂一样纷纷老去,归于尘土。那些他们所坚持的谨慎和虔诚也跟随着他们离别而被掩埋在时光的尘土里。我也看到,村民的心态,会对很多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心,比如村子里谁家又挣了多少钱,买了什么车,做了什么样的房子。唯独不会对修复祠堂这件事而上心。大家都认为它太老了,像一个年迈的老人一样没有任何用处了。没有用的东西就应该让它自生自灭,不必为此费神。对于那些冷漠的声音,我想发出自己的反驳,可是我的反驳在传入他们耳朵之前,就被淹没在下一场关于金钱和财富的讨论声中。

  我开始不敢再去看祠堂了。我怕我会看见下雨时水滴在天井溅起的朵朵涟漪;我怕我听见它灵魂深处发出的委屈哭诉。因为我知道,那份见证、那份哭诉是它重生的梦想和希望。而作为它的见证者、倾听者,也许,我什么都做不了。

  也许,最后,老祠堂会在某个狂风、雷雨交加的夜里彻底倒下。但是,记忆里的老祠堂会一直完好地屹立在我心里。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qingganzuowen/202204/2868370.html

作文素材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s://www.wuliandi.com/

新ICP备18000016号-1

Powered By 作文素材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