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鸡蛋的启示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鸡蛋的启示作文1
一天中午,我回到了家,肚子饿极了,于是我想:哎!我爸爸妈妈如果等一下还不回家我就自己来炒鸡蛋吃吧!
我等啊等啊,还不见爸爸妈妈回家,就自己开始下厨了。第一次我开始煮的时候呢,忘记了放油,煮好后我自己尝了尝:“啊!好难吃呀,一点油味也没有!”第二次煮我就终于放了油,可是,不知是哪一个捣蛋鬼把糖放在盐瓶里,害得我把糖放成了盐。我自己又尝了尝,做出一副很难吃的样子,大声尖叫道:“呀!怎么搞的!竟然没有盐味,却有一种甜味了,哎,好难呀!”第三次了,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做成功。这次我一直小心翼翼的,没有马虎一下,终于香喷喷的鸡蛋做好了。我继续尝了尝,露出了成功的笑容,开心地说:“太好了,我终于做成功了,真的好香啊”
通过这一件事,我明白了:失败乃是成功之母,如果你前几次没有成功,那只要你更加用心去做,就一定可以成功的。
鸡蛋的启示作文2
大自然变化多端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比如蝙幅的启示,人类发明了雷达;蜻蜓的启示,人类发明了更好的机翼;鲸的启示,人类发明了更好的轮船。大自然就像一个不说话的“叮当猫”,口袋里装满了很多很多的知识。
今天,我也从鸡蛋里得到了一个启示。我和妈妈做中饭时,妈妈做菜敲鸡蛋,对着碗边不费一点儿地力气就敲碎了鸡蛋。我自信地对妈妈说:“妈妈,我不用敲只要用手轻轻地一捏,鸡蛋就可以捏碎。”妈妈笑了笑,把鸡蛋递给了我。可是我用上九牛二虎之力,连吃奶的劲都用上了,就是捏不碎。我连忙问妈妈这是为什么?
于是,我和妈妈一起查资料,终于找到了答案。握住鸡蛋使劲捏,无论怎样也不能把鸡蛋捏碎,是因为薄薄的鸡蛋壳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它能够把承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位。现在我们身边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特点,设计了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比如人民大会堂,水立方,北京火车站,以及其它很多著名建筑的屋顶,这样的设计,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又可以减少材料,真是一举两得啊!
大自然可真奇妙,只要我们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大自然还会给我们更多的启示。从现在起让我们一起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吧!
鸡蛋的启示作文3
以前,我一直认为鸡蛋壳很薄,很脆弱,禁不住一点力量,可经过那件事后,我对鸡蛋改变了看法。
那一次,老师拿来了一个鸡蛋,叫我们上台轮流握鸡蛋,老师第一个就叫到了我,我激动地跑到讲台上,差一点就摔倒在地上,我信心十足地握着鸡蛋,双腿紧绷,使出吃奶的劲儿,可是鸡蛋毫发无损,像块铁疙瘩。这时,老师开始倒计时了,我又开始发力,五官都挤在了一起,脖子都红了,眼睛眯成了两条小缝儿,可还是没握碎鸡蛋,最后,我垂头丧气地下了讲台。
同学们见了,连忙问老师:“老师老师,为什么如此脆弱,看似‘弱不禁风’的鸡蛋却能承受这么大的力量呢?”老师笑了笑,说:“我先不告诉你们,你们自己先去找资料。”
我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答案,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的特点,设计出了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比如国家大剧院。
啊!大自然的奥秘真多啊,看来我以后也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了。
鸡蛋的启示作文4
我从来都以为鸡蛋的壳很薄,一碰就碎,有一天,我的同学做了一个实验,用手握一个鸡蛋,居然握不碎。
我不相信,回家也找来了一颗鸡蛋。一开始我怕鸡蛋碎,不好收拾,把它煮熟了。我把鸡蛋拿起来放在手心,使劲一握。哈哈,居然没碎。我心想:小样,给你来个狠的,我把全身的力气都运到右手上,还是握不碎。哦,原来鸡蛋的薄壳结构让我们握不碎它。
得到了这个启示,我想发明一种床,床是鸡蛋的样子,是防地震的。这种床安装有一种感应器,在发生地震的时候,它会感应到。在山摇地动的那一瞬间,它会突然出现一个空间,你就掉进”鸡蛋“里去了。完好无损的”鸡蛋“外壳保护了你。”鸡蛋“内部放有提前准备的很多用品:有食物、医疗物品、防毒面具等等。可以维持三个月的氧气,等人来救你。
这种床,就是我想发明的,这种床受鸡蛋身上得到的”薄壳结构“原理的启发。
大自然果然是神奇的,小小鸡蛋也是我们的老师啊!
鸡蛋的启示作文5
今天,爸爸给我做了一个实验,把鸡蛋放进一个杯子里,放一些清水,然后往里面加一些盐,鸡蛋就会浮起来。我觉得很好奇,决定要自己亲自动手做一做这个实验。
首先,我拿出一个杯子,往里面加入了清水。接着,我把一个鸡蛋放进去,鸡蛋咕咚沉入了水底。接着,我不断地往杯子里加盐,搅拌,渐渐地,鸡蛋真的浮起来了,我兴奋极了!我用手把鸡蛋按下去,可手一松,鸡蛋又调皮地弹起来了,浮在水面上!真奇妙啊!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爸爸告诉我,在清水里加盐,水的密度就增大了,浮力也增大了,等浮力达到一定程度时,鸡蛋就浮起来了,真有趣啊!我恍然大悟了,原来这就是鸡蛋浮起来的奥秘。
通过这次实验,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得到了启示:万物都有秘密,只有认真学习,掌握了科学知识,才能揭开事物的奥秘。虽然这只是一个很小的发现,却使我明白了:处处留心皆学问。看似平平凡凡的大自然,实际上有无穷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鸡蛋的启示作文6
现在,马路上的汽车越来越多,发生的意外也随之增多。汽车相撞的冲击力,让汽车承受不了,造成了车毁人亡的结果。尽管现在的汽车设计师都把汽车设计得尽量安全,但也不可能万无一失。
晚上,我坐在沙发上看书,无意之中翻到了一页“鸡蛋为什么捏不碎”。我仔细地阅读了一下,原来鸡蛋的形状是椭圆形的,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它能把力量平均分散,用整个手掌捏时,由于手上的力量分散到整个鸡蛋的`表面,压强很小,所以捏不碎。人们利用这一原理造出了拱桥,尽管它看起来比较单薄,但是车水马龙从它身上辗过,它巍然不动,例如赵州桥,它在那里站了几千年,将多少人马渡过对岸,俯身凝望滚滚河水流向远方。看到这个,让我想到了道路上经常发生的惨剧。于是,我想发明一辆“鸡蛋车”。
“鸡蛋车”的外观与普通汽车截然不同,它的车身像鸡蛋一样,车玻璃也是坚硬的钢化玻璃。“鸡蛋车”的主要功能是安全,当与别的车相撞时,车身前半部分会吸收受到的力,并把力均衡地分不到车的各个部位,最后把力从轮胎的空隙中排出,使车子安全地化险为夷。
这种“鸡蛋车”保证了驾驶者和乘车人的安全,远离惨痛的事故。
鸡蛋的启示作文7
今天,妈妈要包鸡蛋韭菜饺子。看到圆滚滚的鸡蛋,我在想,这么小的鸡蛋,我一定可以不费多少力气就能把它弄碎吧?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爸爸,爸爸点头让我先试试。于是,我拿起一个鸡蛋,用两手握紧,咬着牙闭着眼,使足了吃奶的劲却一点动静也没有,倒是把手累得抽筋了。爸爸笑了笑,只见他一手拿起了两个鸡蛋,用力一握,“噗”的一声,啊,蛋壳破了,蛋液乖乖地淌进了碗里。
我很奇怪这是为什么?爸爸告诉我,当用手握一个鸡蛋时,手的力量会平均分散作用到鸡蛋的每个地方,这时,鸡蛋就很难被弄碎,因为拱形是最稳定的形状。古代人就是用这一原理建造了历史上有名的“赵州桥”。当一手握两个鸡蛋时,手的力量会集中作用到两个鸡蛋的接触点上,在这个点上受到的压力会很大,很容易让鸡蛋破碎。
原来是这样啊,一个小小的鸡蛋居然能承受如此大的压力呀!看来,世间万物总有它独特的本领呢,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一个人也不要因为自身的微弱而放弃追求啊!
鸡蛋的启示作文8
我带了两个青壳鸡蛋,就先拿一个做起了实验,我见大伙都在摇手上的鸡蛋,我也照葫芦画瓢摇起了鸡蛋。
“我上摇摇、下摇摇、左手摇摇、右手摇摇,跟大伙一起摇鸡蛋永远不显老……”我边摇着鸡蛋,边唱起了改编版的《做操歌》。过了一段时间,我想起我的蛋也应该能站起来了吧,便轻轻放在桌上,“哗”这蛋没能站起来,我心里一阵失望。
听旁边同学说要把蛋黄摇下去,把蛋清摇上来,这样蛋才能“站”起来!
我照着这个方法试了好几遍,不见结果,无奈,我认定了这是个“坏蛋”,永远无法垂直站立在桌子上,但我还是不死心,我就不信这蛋成不了“不倒翁”,便又拿出另一个鸡蛋。
这次,我换了一个办法,用手使劲拍蛋,让蛋黄沉下去,我拍呀拍,拍呀拍,拍得我手都麻了,这蛋就不肯正着站立“看”我一眼。我快崩溃了,一个小鸡蛋竞然把我难住了,我想,我可不能蛮干,不然,这蛋肯定不会从我的手里立起来,我开动了所有脑细胞,拼命地想啊……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这蛋最起码可以独自站立2秒钟了。我算是明白了,一个成功的实验,不仅仅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当然不能缺少对失败的反思,只有不断深入研究,才可能迈向成功。
鸡蛋的启示作文9
有没有听过“心急吃不着热豆腐”这句谚语呢!我却从那件事中明白了它的意思。
星期六的中午,我们在家都说要吃紫菜蛋汤,奶奶只好照办。我们在房间里玩,过了好长时间也没有一点吃饭的动静。我轻身漫步地走到厨房,见奶奶在敲鸡蛋,顺手拿起一个鸡蛋,猛地一敲,鸡蛋“跑”进了碗里,流了好多的“血”。“哼,一个鸡蛋能难倒我?”我有一些不服气拿起一个鸡蛋一敲,“啪啦”一声,鸡蛋又“跑了”,我气得直跺脚。“别着急,看我怎么做?”奶奶说完就拿起一个鸡蛋轻轻一敲,然后用手一扒,一个黄秃秃的“小脑袋”就出来了。
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轻轻地一敲,“嗨,没破!”不知什么时候弟弟站在身旁,“好啊,你这个鸡蛋竟然敢欺负我!看我怎么收拾你!”我拿起鸡蛋再敲了一下,还是没破,弟弟的大牙都笑出来了。奶奶再敲一个,又一个“小脑袋”出来了。“不能急的!”听着奶奶的话,我鼓起勇气,拿起一个鸡蛋轻轻地一敲,蛋壳竟然破了,我用手一扒,一个黄秃秃的“小脑袋”终于露出来了,“成功了,我成功了。”我高兴的手舞足蹈。
吃着紫菜蛋汤,心里甭提有多高兴,因为那里面有我的一份功劳,也让我明白了“心急吃不着热豆腐”的深刻含义。
鸡蛋的启示作文10
“5——4——3——2——1——又失败了!”作文班一阵喧闹声。听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我们在干什么,嘿嘿,我们在做实验呢。
实验是这样的:一个人把鸡蛋放在手心,看能不能把鸡蛋握碎。
实验开始了,第一个上场的是小杨同学,她手中握着鸡蛋,开始了,她用尽了全身力气,奋力一握,可鸡蛋没有一点裂痕,反而她的五官却拧在了一起,我们都惊呆了,要知道小杨可是我们班的大力士啊!我们都在默默地思考着,这薄薄的壳里究竟藏了多少不可告人的秘密啊!
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因为它能把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地各个部位。
听到这里,我突发奇想:如果把蛋壳做成逃生装置不就把它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了吗?我发明的装置极其坚硬,它可以感知危险发出信号,内部可以容得下两个成年人,还可以移动到安全的地方,而且不需要电。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发现大自然的奥妙,做出对人类有用的发明,不过在那之前,我要向鸡蛋老师敬礼。
鸡蛋的启示作文11
今天中午,我看见妈妈在做饭就想着帮妈妈,妈妈说:那好吧,你给我把鸡蛋打了吧。
我拿了个鸡蛋准备打,妈妈有点不放心地叮嘱道:先把蛋壳敲破,再用两个大拇指抠住破裂的地方,然后向两边轻轻掰开。妈妈刚说完,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鸡蛋,使劲向台子上一敲,只听叭的一声,鸡蛋被敲了个稀巴烂,蛋黄糊得满台子都是。妈妈哭笑不得地说:你怎么能用那么大劲呢!敲鸡蛋要轻轻的。
于是,我再次拿起一个鸡蛋,按照妈妈说的,先敲裂蛋壳,然后双手握着鸡蛋,轻轻地、小心翼翼地用大拇指抠着有裂缝的地方,稳稳地、暗暗用劲向外一掰,蛋黄和蛋清便哧溜一下滑进了瓷碗里。哇,好完美的蛋哦!看着碗里圆润润,光滑晶莹的鸡蛋,我兴奋地叫了起来。妈妈笑着说:真不错啊,你真是妈妈的好帮手啊
打鸡蛋的事情中我明白了,再小的事做起来都需要技巧和方法的。
鸡蛋的启示作文12
今天,我有一个重大的发现!
星期日,我来到作文班,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让我们做一个实验:把鸡蛋握在手里,看看能不能握碎。我心想:这么脆弱的鸡蛋一握肯定碎了。第一个上台做实验的是小杨。小杨充满自信地走上了讲台,她把鸡蛋放手里用力一握,接下来的情景,真是让人下巴都惊掉了:鸡蛋安然无恙地握在小杨的手里。轮到我的时候,我想起了小杨上场时的情景,不由的紧张起来。
我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放在手里,用尽吃奶的力气一握,这时鸡蛋像石头似的那么硬。一丝裂痕都没有,难道老师的鸡蛋里放进了石头?可是这不太可能啊。我感到很奇怪,带着疑问,上网一查,原来鸡蛋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把受到的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建筑师发现了这种薄壳结构建出了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如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以及其它很多著名建筑物。
小小的鸡蛋居然隐藏了这么大的秘密,我要好好学习知识,发现大自然更多的秘密。
鸡蛋的启示作文13
大自然有许多启示,比如变色龙的启示,蜗牛的启示,猫的启示,以及各种生物和植物给我们的启示……可我发现的启示却是由一只鸡蛋引起的。
这一天,奶奶在敲鸡蛋,鸡蛋一敲在墙上就碎了,好像不用花费多大的力气。我好奇地问:“奶奶,鸡蛋那么容易碎,您不好直接用手把它捏碎的?还敲什么敲啊?”奶奶笑了笑,回答:“要不你来捏一下!”我信誓旦旦地跑过去捏,发现怎么捏,鸡蛋都捏不碎,我很惊讶:“咦?怎么捏不碎?您刚才不是敲一下就打碎了吗?”
“你自己上网去查一查吧!”奶奶说。我上网一查,恍然大悟,原来我用手捏鸡蛋,使用的力量均匀分配在鸡蛋上,所以才捏不碎。可能你会问为什么鸡蛋敲在墙上就碎了呢?因为鸡蛋敲在墙上,力量是集中的。现在我们身边也有像鸡蛋这样的设计,比如石拱桥,中间是拱圆形,这样的设计,可以在洪水来临时大大减少洪水的冲击力,又可以减少材料,真是一举两得啊!
我希望在以后,房子、车子、杯子……都能用这样的设计,这样东西就会减少坏的机率了。
鸡蛋的启示作文14
鸡蛋,多么平常的一个东西,平常人们甚至忘了他。可是,在如此平凡的鸡蛋身上,我却看到了一种值得学习的精神。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鸡蛋十分的脆弱,只要轻轻一敲,鸡蛋壳就会马上破掉,蛋黄和蛋白也会流出来。如此脆弱的鸡蛋,有什么可贵的品质,你可能会这样问。可是,如果把鸡蛋放进锅里,加点水加热后,你再碰碰它,你就会感觉到鸡蛋壳的坚硬,如果把蛋壳弄碎,摸摸蛋白,就会惊奇地发现,蛋白竟变得十分有韧性。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什么?难道是告诉我们煮熟的鸡蛋更硬吗?当然不是。鸡蛋是那么脆弱,可是经过高温,却变得十分坚硬。生活也不是这样?我们就是鸡蛋,高温就像生活中的失败与煎熬,面对这些,我们应该像鸡蛋一样,磨练自己,变得更坚强。如果我们在失败中一次次站起来,在跌倒中一次次爬起来,我们就会像鸡蛋一样,变得更硬、更强。让我们一起做生活的强者。
让我们在磨练中一次次爬起来,在失败中一次次站起来,成为强者。这就是鸡蛋给我的启示。现在,你还觉得他很平凡吗?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chengchangzuowen/202201/1877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