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对疫情期间的线上教育情况进行了介绍,充分肯定了在线教育优势和在疫情期间发挥的积极作用,但也指出还存在网络运行保障能力不足,体系化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不足,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以及线上教育师生互动和情感交流不足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强调今后要进一步完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的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的能力和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快推进线上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缩小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加速了在线教育的发展和行业渗透率的提升,许多学生除了接受学校提供的各类教育资源之外,还会选择合适的校外在线教育资源满足自身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诸多互联网教育创新企业瞄准不同的线上教育细分市场,研发出了众多服务于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用户的线上教育产品。可见,教育资源供给来源不再仅局限于学校或区域内部,这些社会教育资源可以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成为影响青少年成长的教育力量。因此,推进优质在线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有多种途径,除了政府和学校借助平台不断充实课程内容,也不妨多利用社会力量,将优质在线教育资源引入课堂。
从现实来看,我国学龄人口基数大,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现有的课程资源并未充分满足所有人的教育需求。在线教育蕴含着丰富而完整的课程教学资源,能够实现线上的个性化、智慧化教育,为不同地区尤其是教育贫困地区和群体分享优质教育资源提供可能。但是,当前很多优质资源都是收费的,还有些仅有少部分资源开放,而且很少有一个课程平台可以满足一个学校的所有需求,这些可能会降低用户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的参与度和支持力。所以,优质在线资源供给需根据不同群体的学习条件和水平差异建立协同机制,既突破现有瓶颈,加强校企合作、资源整合以及技术融合,又减轻教育成本负担,缩小不同社会群体间的教育差距和数字鸿沟。
从长远来看,教育行业将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落地应用的重要领域,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与企业协同建设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在线教育服务将成为一种常态。与线下教学相比而言,由于时空差异,线上教学更加依赖于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对于资源支持的需求度更大。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早已不再是知识垄断者,网络社会中的个体都有可能成为兼具知识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双重角色。因此,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在线教育资源供给,还需要改变学校“单打独斗”的传统教育格局,以开放的态度接纳企业在线教育服务,适当采取外包的形式,向那些通过资质审核的教育机构、企业购买网络课程服务,提供“智能+真人”的双引擎驱动教学服务。此外,双方可在资源支持、学情监测、评价反馈等方面加强协同创新,促进在线教育的健康发展。
当然,为保障在线教育资源供给的社会力量高效有序运行,有关部门还应加强监管与服务,设计适应在线教育发展规律的相关标准和规则,对提供教育服务的教师和社会机构进行资质审核和评估,优化在线教育市场主体的准入与退出机制。当社会力量在优质在线教育资源供给中真正把提升教学质量作为发展重心,保证优质教育教学服务标准时,优质教育资源才能实现“线下”和“线上”的全线贯通与全面覆盖。
(作者系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edu-news/news/276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