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昌盛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昌盛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东乡县二中初一11班 APK
昌盛的国家需要雄健的国民.在这昌盛的国运中,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雄壮的歌声中,走向更昌盛的未来!
时间的脚步走进了不起2009,中国向全世界展示了她那繁荣昌盛的面貌.在这昌盛的国运中,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
作为一个中国人,怎能忘记2008年的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火箭起飞后120秒,逃逸塔分离;138秒,助推器分离;198秒,整流罩分离;578秒,船箭分离……21时19分43秒,神舟七号飞船进入预定轨道。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激动地宣布: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顿时,指挥大厅里人们兴奋地相互拥抱,现场一片欢腾。从这'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
成功的事例来看,如果没有雄健的国民怎能办到?
同样在2008年,我国举行了奥运会,如果一个国家不繁荣昌盛怎能举办奥运会?而国家要繁荣昌盛就离不开雄健的国民.奥运会举办场所--“鸟巢”,外形结构主要由巨大的门式钢架组成,共有24根桁架柱。国家体育场建筑顶面呈鞍形,长轴为332.3米,短轴为296.4米,最高点高度为68.5米,最低点高度为42.8米。许多建筑界专家都认为,“鸟巢”将不仅为2008年奥运会树立一座独特的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而且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上也将具有开创性意义,将为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建筑发展提供历史见证。如果没有中国雄健的国民怎能使国家昌盛?
昌盛的国家需要雄健的国民.在这昌盛的国运中,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雄壮的歌声中,走向更昌盛的未来!
第二篇:《昌盛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昌盛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昌盛的国家需要雄健的国民.在这昌盛的国运中,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雄壮的歌声中,走向更昌盛的未来!
时间的脚步走进了不起2009,中国向全世界展示了她那繁荣昌盛的面貌.在这昌盛的国运中,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
作为一个中国人,怎能忘记2008年的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火箭起飞后120秒,逃逸塔分离;138秒,助推器分离;198秒,整流罩分离;578秒,船箭分离„„21时19分43秒,神舟七号飞船进入预定轨道。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激动地宣布: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顿时,指挥大厅里人们兴奋地相互拥抱,现场一片欢腾。从这“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的事例来看,如果没有雄健的国民怎能办到?
同样在2008年,我国举行了奥运会,如果一个国家不繁荣昌盛怎能举办奥运会?而国家要繁荣昌盛就离不开雄健的国民.奥运会举办场所--“鸟巢”,外形结构主要由巨大的门式钢架组成,共有24根桁架柱。国家体育场建筑顶面呈鞍形,长轴为332.3米,短轴为296.4米,最高点高度为68.5米,最低点高度为42.8米。许多建筑界专家都认为,“鸟巢”将不仅为2008年奥运会树立一座独特的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而且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上也将具有开创性意义,将为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建筑发展提供历史见证。如果没有中国雄健的国民怎能使国家昌盛?
昌盛的国家需要雄健的国民.在这昌盛的国运中,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雄壮的歌声中,走向更昌盛的未来!
第三篇:《《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导学案及答案》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导学案及答案
主备教师 :习志国 焦立伟 杨明杰 时间:2014.3 共计1 课时
课题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 课型:自读课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初步掌握品味语言的能力;理解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
2.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把握文章内容,体味作者的感情,领悟文章的语言美;通过对文章的学习,理解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的“雄健的精神”;分析比喻的含义,体味比喻说理的作用。
3.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的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培养民族责任感。
【学习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味作者的豪壮情怀。
2.揣摩文章浩荡雄奇之语言及比喻中蕴涵的哲理。
【学习难点】
领悟课文的语言美。
【课件准备】 白板
【小组任务】 自学 合作探究
【课堂过程】
【自学质疑】
1. 知识链接:
“纯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李大钊
李大钊是我们熟悉的一位革命先驱者,字守常,河北乐亭人,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作者生活在军阀混战、列强入侵、内外勾结镇压革命,先进知识分子迷惘彷徨的时代。作者却表达了“救国救民”“再造神州”的理想。他在1923年写的这篇文章就反映了在国家危难之际革命者的信心、决心。
2.给加点字注音,掌握词语含义
逼狭 崎岖 阻抑 回环曲折 亦复如是 ...
3.通读全篇,整体感知文章大意。
4.精读各段,加深文章理解。
【合作探究】
一、感知课文内容。
1.朗读比赛。
2.抓住各段的关键词来看作者的行文思路:
3.说说本文的各段段意
4.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展示提高】
1.紧扣“艰难”“雄健”两个关键词解读课文内容,说说两个词各自的两层含 义。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2.再从题目看“艰难”与“雄健”之间有何联系?两组词的位置可否调换? “雄健的精神”指的是什么精神?
3.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
4.这篇文章第二、三两段都说到两种境界,语意的重点在哪一方面?第三段同
第二段相比,语意的重点又有什么不同?
5.请同学们联系课后练习二,理解文中比喻的含义和作用。
①长江大河——
②扬子江、黄河——
③浩浩荡荡——
④平原无际,一泻万里——
⑤曲折回徊,崎岖险阻——
⑥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
⑦浊流滚滚,一泻万里——
⑧艰难的国运
⑨雄健的精神
⑩雄健的国民
6.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巩固拓展】
(一)、1.阅读全文后,你有什么感受?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最有趣味、最有意义的呢?
2.说一说,大家好交流一下。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联系国际形势来想想,我们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
2.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体验过这样的美趣吗?请说一说。
(二)课内语段阅读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横断,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过程,其经历亦复如是。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逼狭____ 崎岖____
2.“亦复如是”中的“是”指代什么内容?
。
3.第一段中的两个“全”字在表情达意上有何作用?
。
4.作者认为“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由此你会联想到一些与之描写的境界相同的什么诗句呢? 。
5.第二段中的两个“其”字分别指代什么内容?
。
6.第三段写到“走到崎岖的境界”后,为什么连用两个“愈”和两个“趣”? 。
【学习反思】
【板书设计】
【
励志名言】
【组长签字】 【主任签字】 【校长签字】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导学案及答案
【合作探究】
1、本文的一大特点是气势磅礴,适于用慷慨激昂的语气朗读。宜注意在反复朗读中,把握文章内容,体味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2、明确:历史的道路——民族生命的进程——人类历史的生活——中华民族的史路——中华民族的精神。
3、明确:第一段内容:历史的道路崎岖不平,全靠雄健的精神冲过去。总领全文,点明主旨。第二段内容:民族生命的进程就像江河的进程,是曲折坎坷的。第三段内容:人类的历史生活正如旅行,在奇绝壮绝的境界才能感受到冒险的美趣。第四段内容:中华民族的道路崎岖险阻(国运艰难),需要有雄健的精神才能欣赏到壮美的趣味。第五段内容:用扬子江、黄河精神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气概和战斗风貌,需要我们发扬黄河那种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4、明确:作者在文章中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以崎岖险路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告诉我们应该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气馁,对革命保持必胜的信念,要拥有豪壮雄健的气魄。全文流露出了革命的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展示提高】
1、“艰难的国运”包括两个方面:①自然:逼狭,崎岖,险阻。②国运:处境艰难(帝国列强虎视眈眈,国内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雄健”包括两个方面:①自然:浩浩荡荡,浊流滚滚,一泻万里。②国民:一往无前,在艰难境界中前进。
2、雄健的精神: ①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是一种民族精神。②奋斗中能体味到成功的乐趣。
3、 “奇趣横生”,“一种冒险的美趣”,“一种壮美的趣味”,“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这种种趣味,其实都是经历艰难险阻以后的趣味,是人类在经历挫折、艰难、险阻之后获得成功,必然会更加感到一份珍贵的快乐和幸福。高尔基在《海燕》中叫做“战斗的欢乐”,毛泽东则说“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欢乐”、这“乐”,就是本文中的“趣味”。这种快乐和幸福不是一帆风顺的人可以体会到的。
4、第二段语意的重点是逼狭险峻的境界,第三段语意重点是崎岖的境界。第三段同
第二段相比,语意的重点推进了一步。第二段说两种境界,第三段则说两种境界有两种乐趣,走到崎岖的境界,置身奇绝壮绝的境界,有冒险的奇趣美趣。
5、①长江大河——民族生命进程
②扬子江、黄河——中华民族历史进程
③浩浩荡荡——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
④平原无际,一泻万里——中华民族历史顺利发展{昌盛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⑤曲折回徊,崎岖险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
⑥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
⑦浊流滚滚,一泻万里——中华民族的光明前程
⑧艰难的国运:“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
⑨雄健的精神:勇往直前、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
⑩雄健的国民:勇敢、执著、爱国……
比喻的作用:此文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层层设喻,步步推理,增强了说理的透辟性,情感的生动性和语言的形象性,丰富了文字的含义和作品的意蕴。
6、革命乐观主义的情怀和强烈爱国主义的情感。
第四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掌握“逼狭、阻抑、回环曲折、亦复如是”等词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过程与方法:
1、结合语境,体会某些词语的含义。
2、理解本文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文章通过一系列比喻进行生动形象的 说理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作者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高度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
欣赏文章浩荡雄奇的语言,感受先生博大磊落的英雄气概和非凡的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
2、学习本文借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说理的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圈出“艰难”和“雄健”
介绍当时“艰难的国运”——本文的创作背景以及李大钊相关资料(重点)
二、品读课文
集体朗读课文(适时对字词进行点拨)
请学生概括文段大意
问1:这篇课文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问2: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条崎岖险阻的路。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崛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 (“趣味”一词的含义是什么?在李大钊的其他作品中有相关的表述吗?) 问3: 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的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
(“雄健的精神”是指怎样一种精神?回顾李大钊先生的生平,他具备这种雄健的精神吗?
问4:如何理解文章的标题,二者可以互换位置吗?
三、品味比喻美
请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所有的比喻句,并说说这些句子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和主张。
( 学生在文中圈点勾画,并自由发言,其他学生评价)
多媒体展示:
长江大河:民族生命进程
扬子江黄河:中华民族历史进程
浩浩荡荡: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
平原无际,一泻万里: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
曲折回环、崎岖险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
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
浊浪滚滚、一泻万里: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
师:假如你是李大钊,你会用怎样的语气来向当时的青年们读这篇文章呢?再次齐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
问1:本文有一种哲理美,给人以有关生命、价值的思考,发人深省,催人奋进。李大钊先生对人生乐趣的表述,实际上也是对人生的一次庄严的思考,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李大钊先生的人生观,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最有趣味、最有意
义呢?
问2: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联系当今的国际形势,你认为我们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怎么做,才算得上“雄健的国民”?
当堂练习:请以《昌盛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为题,借鉴作者的比喻手法写一段话。
板书: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李大钊
艰难 雄健
(五四退潮,军阀割据) (乐观无畏,勇往直前)
追溯历史,赢得今天
第五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第 1 页 共 4 页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chuzhong/cyzw/228261.html